专注 清明 绵密
在佛教产生以前,印度的其它宗教也用观呼吸的方法来修行。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也是从观呼吸入手来观察自己的生命,在菩提树下从入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定次第回到初禅,反复多次地出入四禅八定,也是在观呼吸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修行开悟成佛的。观呼吸作为用功方法来讲,次第禅可以用,如来禅、祖师禅同样可以用;其修行法门究竟属于次第禅、如来禅还是祖师禅,属于世间禅还是出世间禅,并不取决于所用的方法,而取决于发心。如念佛一法,禅宗和净土宗有时都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但禅宗念佛只是作为参禅的方法,在归宿上并不要求往生净土,这样念阿弥陀佛就成了禅宗的修行法门;如果念阿弥陀佛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这就是属于净土宗的修行法门。法门的性质由其见地所决定,见地是不共的,方法有其共同性。佛陀教导比丘修行要从数息观和不净观入手,强调这是比丘修行的二甘露门。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只要和禅的见地结合起来,还是以数息观作为禅修的基本方法比较稳妥。
我们在打坐修行时常常会遇到两种主要障碍,一是掉举,二是昏沉。刚开始坐下来时妄想比较多,坐得稍久一点,能基本静下来了,就会打瞌睡。打妄想就是掉举,爱睡觉就是昏沉。所谓掉举,就是我们的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时起时落,落,掉下去,举,抬起来,昏沉就是意念不分明,出息入息不清楚,数到多少有时也不清楚,由不清楚慢慢进入到昏沉的状态,最后干脆进入梦乡。对于妄想掉举,我们要用“专注”的方法来对治。妄想生起了,就让我们这一念的觉知心,全力专注在这一呼一吸上,或数或随,不要有第二念。对于昏沉,我们就用“清明”来驱除,就是要用觉知的方法,保持一呼一吸清楚明了。用禅宗的话讲就是要“猛作精彩”,睁大眼睛,攥紧拳头,驱散昏沉,保持意念清明的状态。“猛作精彩” 睁大眼睛,打起精神来,猛就是威猛有力度,而不是随随便便。轻描淡写是驱散不了昏沉的,昏沉不能驱散,功夫就无法上路。如果一念心中同时具足了专注和清明,既能专注一心,又能意念分明,就会慢慢进入禅定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能持续进行,就要使用“绵密”的方法,使功夫保持连续性,逐渐打成一片。如果专注、清明、绵密三者能同时并用,并能持续三五分钟,以至十分钟以上,达到这种状态,进入禅定就有希望了。“专注、清明、绵密”此六字口诀是修行上的不传之秘,希望大家能以此法消除修行路上昏沉与掉举这两大障碍。
大家听了我讲的这些方法后,就要马上投入实修,在每一支香,每一个时间段,要一念在怀,能把持得住,能把持得定,不要使第二念占据我们的心灵,常使功夫保持在一种绵密的状态中。在这方面,古德用了两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如何使我们的功夫保持专注、清明和绵密。要做到专注、清明,就要象猫子捕捉老鼠那样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的干扰和杂念,做好随时扑过去捉住老鼠的准备,只要老鼠一出洞就立刻抓住,一口把它吞掉。我们对待妄想杂念,就要有猫抓老鼠的那种劲头,时时不要放过,念念不要放过。要保持功夫绵密就要象老母鸡孵卵那样时刻不离,母鸡一旦离开鸡蛋,鸡蛋冷了就不能孵出小鸡了。这两个比喻把我们用功的情况描述得非常形象生动,也非常深刻。
我们在打禅七期间,每支香都要做到专注、清明、绵密,都要用猫抓老鼠、老母鸡孵蛋的那种精神来做功夫,保持意念分明连续不断。在此基础上,把一个片断一个片断再慢慢串连起来,使功夫连成片,没有空档,由点到线,绵密功夫就做得有一点成效了。然后再由线到面,让这条线不断地拓展延伸,把禅堂的功夫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工作中去,这样我们的修行功夫就会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使我们的生活禅成为禅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就是生活禅,在修行中生活就是禅生活,具体操作时一定要讲究方法,没有方法就无法操作,无法进入到禅的那种境界。
就用功方法的层面来说,从止观来看,专注是止的功夫,清明是观的功夫,绵密则是止观并用的功夫;从定慧来看,专注属于定的范畴,清明属于慧的范畴,绵密则属于定慧等持的范畴。因此,专注、清明、绵密的六字口诀,是在修行用功方法方面对传统的止观、定慧之学的现代诠释,有助于非专业人士对用功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要想保持专注、清明、绵密,就一定要在非常相应的环境中,心无二用地只做这一件事,打禅七就是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要让大家心无二用,一心一意地做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