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2. 内容
  3. 清言雅语
  4. 歷覽前賢國與家 成由勤儉破由奢

歷覽前賢國與家 成由勤儉破由奢

  春秋時,戎王派遣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問其治國之道——“古代的國君都是因為什麼原因得國和失國?”由余回答穆公“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時間一轉至唐開成五年(840),即位後去奢從簡、勵精圖治的文宗皇帝未能重振朝綱,含恨而終。同有濟世之志的李商隱做《詠史》一詩傷悼文宗、反思現實,再次點出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千古不易之道。

  儉,就是節約、不浪費,歷來是中華民族推崇的美德。在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中,諸多古聖先賢據此諄諄教誨: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教導孩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北宋政治家司馬光在家訓中告誡其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南宋詩人陸遊在家訓中說“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

  明末理學家朱柏廬在《治家格言》中叮囑子孫“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自奉必須儉約”;同時代的文學家馮夢龍通過《警世通言》勸告世人“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晚清名臣曾國藩更是給子孫留下了“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的十六字箴言。

  這些擲地有聲的金玉良言闡明了修齊之道,成就數代名門家風,至今傳誦不輟。

  在佛教中,“儉”之一事不僅貫穿佛陀教法始終,也同樣作為一種優良傳統被歷代祖師重視和傳承。佛陀不僅有“少欲知足”的大迦葉和“少病節儉”的薄矩羅這樣優秀的弟子代表,佛陀本人也是“以謙儉自牧……清儉而寡慾,慈惠而愛物”(《佛祖歷代通載》)的。佛教還將“着壞色衣”、“節量食”、“不坐卧高廣大床”等基本生活中的節儉要求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節儉財色,則無病畏”(《大方廣佛華嚴經》)、“嗜欲饕餮善能節儉”(《大寶積經》)、 “節儉放下最為入道捷徑”(《禪林寶訓》)、“一粥一飯,信施信饋。飽享飽餐,須慚須愧”(《警僧銘》)……這些典籍中的內容正是佛教儉樸精神的如實體現。

  在佛教的語境中,儉還有另外的表達——惜福和敬畏因果,近代禪門泰斗虛雲老和尚就是一位這樣的高僧。

  據曾在老和尚身邊的人回憶,虛老一生非常節儉,對於一切來自勞動的物品都非常珍惜,自己一年到頭只有兩套衣服:身上穿一套,擱板上放一套,衣服雖是補丁摞補丁,但都乾淨整齊;除此之外也就只有一雙鞋、兩雙襪子,再無多餘的東西。老和尚德高望重,經常有人供養,供養的新衣物老和尚都會送給其他需要的出家人,其他的東西也都歸常住和大眾,自己從不佔有。

  虛老日常飲食也很簡單,冬天受凍後的紅薯皮對於徒弟們來說難以下咽,老和尚卻一聲不響地收起來吃掉;甚至是客人吃飯時掉在地上的米粒,老和尚也會悄悄地拾起吃掉,就連一張睡覺用的幾塊錢的草席老和尚也都是補了又補的在用。“修慧必須明理,修福莫如惜福”,就在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點滴之事里,方堪突顯出家人的風範。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告訴我們要明白和踐行“儉”的精神,物質上的儉樸讓人們可以過一種適度節用的合理生活;精神上的儉樸則讓我們不向外馳求,少欲知足、珍惜福報,從而完成心靈的凈化、獲得生命的自在解脫。

关联阅读

文字大小

运水搬柴

清言雅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寺院微信公众号

客堂微信

扫描添加寺院微信

衡水佛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