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俭戒奢 | 净慧长老与僧团“四化 ”——以“坚持僧团生活平民化”为中心(上)
1957年6月,正在中国佛学院本科班就读的青年净慧法师,在《弘化月刊》第193期上发表了题为《学习古德勤俭朴素的精神》一文,强调“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在佛陀许多教诫中,受到特别的珍视,如‘少欲知足’‘勤修众善’等,一直被所有的虔诚信徒奉为‘天经地义’的生活准绳”。文中举出“不作不食”的百丈禅师、“力役田舍”的道安法师、“刻苦事众”的云居简禅师等古代佛门大德,认为“古德们不但孜孜不懈地学经研教修禅习定,而且也精进勇猛地实践了‘勤修众善’‘少欲知足’的佛陀教导”。在此后五十余年的修学、弘法实践中,净慧长老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佛教勤俭朴素的精神,并将其融入僧团建设之中,提出了僧团“四化”的主张。
一、以惜福惜缘、勤劳朴素,教育引导四众弟子
净慧长老在平时的佛法开示中,理事融合,也注重从惜福结缘、勤劳朴素等角度,教育引导僧团弟子和在家信众:
“即使是住在寺院里,也要越简单越好,不要搞得太复杂、太豪华。简单朴素、干净利索,这样的生活就非常好。一切太豪华、太现代化,浪费资源,与道不相应。”[1]
长老的这一主张,是与其对自然资源的深切忧虑相联系的,他说:“理解了人类生存的艰难,我们就要从我做起,节约资源,为人类的明天着想,为大地众生的明天着想。同时,也要把我们知道的这一点点最简单最朴素最明了的道理,告诉周围的人,让大家都来爱惜资源。”[2]
在长老看来,俭约的生活是一种自我要求,但是对众要丰厚,要有供养心。他在《自奉要俭约,待众要丰厚》的开示中,赞叹农民的勤劳朴实,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两天,我到邢台玉泉寺看望一下那里几位小师父。我看到那边的村民,有一位比我还大一岁,他整天都在劳动······他那种朴素的穿着打扮、乐观的情绪、勤劳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感动感叹。······这是一种老黄牛的精神,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中国的老农民。我看到他那种形象,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与环境,真是感到自己无地自容。所以我们每一位修道的人都要想到天下受苦的人很多,贫困的人还很多,我们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一砖一瓦都是像这样的老者,他们在风里雨里、雪里冰里劳动,以后才为我们创造了一些物质的条件。[3]
只有从内心中体认到民众的辛劳不易,时刻谨记物质条件由信众供养而来,僧团大众才能保持坚固道心,努力修学。长老还注重以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教育大众,引导僧团成员常怀珍惜、感恩之心:
我过去曾经给大家讲过,有一个老太太曾到(柏林寺)问禅寮来,她讲要供养师父。看那个老太太是一个非常贫困的人,我告诉她,这么大年纪有钱自己留着,或者要看病,买点什么东西补补身体,家里要过日子,就不要供养了。但她还是要供养,然后从她的衣服里拿出一个小的手巾包出来,她就打开一层又一层,大概有三到四层,里头是一张黄纸包了五块钱。我看了这五块钱,眼泪马上流出来!这位老人能够有这份虔诚的心,她这样地困难,能省下五块钱来供养三宝,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我看到真是受感动,真是想到自己要很好地来报答一切众生的恩德,报答像这些非常虔诚,而且又非常困苦的护法居士,对我们的关心、布施、恩惠。每每想到这些,自己时时刻刻诚惶诚恐,不敢浪费一点东西。······因为想到这每一度电,不但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而且还要花多少钱去买这一度电,这些钱都是像那位老太太那样,她拿出一块、他拿出五块,省吃俭用供养给三宝的。如果我们自己不很好地修行、节约,我们确实对不住广大的善男信女和护法居士。所以,每每想到这些,感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提倡节约的精神,提倡节约的作风。我们对自己一定要严格地要求。[4]
而对待来寺修学的信众,长老则要求“待众丰厚”:
另外一方面,我们对待大众一定要尽心尽意地来供养,对待往来的居士一定要给他们提供方便。路灯不能没有,每天晚上路灯要打开,让所有走人的地方有灯光。因为我们很熟悉寺里的环境,自己可以摸,外面来的居士们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他们需要照明。我们要自己省下这个光明,来提供给居士们,让他们有一个很好的修行环境,不至于令他们在这里由于路灯不明、暖气不暖而造成身体上的疾病,或者是摔跤、感冒,这样我们就对不起那些护法居士。我们要自奉节俭,待人却要丰厚,这就是我们佛教的传统,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僧俗大众要经常想到物力维艰,要在能节约能节省的情况下,尽量地节省节约,吃饱不浪费,能照明也不要浪费,随时随地要知道关灯。[5]
这一珍惜物力、勤俭节约的精神,也体现在柏林禅寺、河北省佛学院及相关寺院的制度建设之中,如《河北佛学院学僧管理细则》中就明确要求:“爱护公共财物,爱惜粮食;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黄梅芦花庵财务管理制度》中也强调:“本寺在日常费用支出时,需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与柏林禅寺有法脉渊源的海外寺院,也同样落实这一精神:“凡用素斋,均须酌量而取,注意节约,不可浪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