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2. 内容
  3. 祖师懿德
  4.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繪畫:李唐)

  道安大師,東晉傑出的佛教學者和僧團領袖,生於東晉懷帝永嘉六年(312),卒於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說年七十二)。道安大師俗姓衛,常山扶柳縣(今河北冀州)人。出生書香門第,不幸父母早亡,由外兄孔氏撫養。7歲發矇讀書,過目成誦,鄉鄰驚奇。12歲時出家。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道安大師出家後,因“形貌甚陋,不為師之所重。驅役田舍,至於三年。執勤就勞,曾無怨色,篤性精進,齋戒無缺。”三年後,他向師求經,師與《辯意經》1卷,約五千言。安在第二天歸還並求余經,師曰:“昨經未讀,今復求耶?”答曰:“即已闇誦。”師復與《成具光明經》1卷,約1萬言,又於當天下午還經,說已誦完。師叫他背誦,竟不差一字,師大為驚嘆,再也不輕視他了。後為其受具足戒並聽其四處參學。此後,道安大師開始了學法弘法的歷程。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道安大師24歲時到達後趙新都鄴(今河北臨漳),遇到梵僧佛圖澄,開始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佛圖澄見到道安大師,嗟嘆不已,與語終日,靈犀相通,心神互契,收其為弟子。眾弟子見道安大師膚黑,形貌不稱,和尚卻甚器重,感到驚異。澄說,此人遠見卓識,非爾等所能及。澄在講經後,往往叫安複述大意及釋疑難,也就是上輔導課。眾弟子瞧不起他,向他提出許多奇特的問題,想趕他下台。誰知“安挫銳解紛,行有餘力。時人語曰:漆道人,驚四鄰。”語驚四座,贏得讚譽。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佛圖澄圓寂後,北方政治動蕩、又陷入大混亂。道安大師作為佛圖澄的高徒,領導着數百人的僧團離開了居住13年的鄴都,顛沛流離於晉冀豫一帶,前後達17年。

  此間避難於濩澤(今山西陽城),與竺法濟、支曇講相遇,向其學《陰持入經》,還為安世高譯《大十二門經》、《道地經》作注作序。於太行山支脈恆山(今山西大同南渾源縣境)創建寺塔,“改服(出家)從化者中分河北”,為河北最著名的僧團領袖。慧遠亦在恆山拜師出家。還應武邑(今河北武邑)太守盧歆邀請開講佛法。“名實既符,道俗欣慕。”之後道安大師帶領僧團相繼復還鄴都,往鄴西之牽口山,入王屋女休山,渡河至陸渾(今河南嵩縣),每到一處,便聚徒講學、深研佛理。最後繼續前往戰禍較少的南方。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在從陸渾南下的途中,東晉名士習鑿齒來書,請其到襄陽弘法,遂南投襄陽,“行至新野(今河南南陽),謂徒眾曰:今遭凶年,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又教化之體,宜令廣布。”乃令法汰詣揚州,法和入蜀,安與弟子慧遠等四百餘人渡漢水,雷雨夜行,到達襄陽。齒聞安來,“即往修造。既坐,稱言:四海習鑿齒。安曰:彌天釋道安大師。時人以為名答。”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襄陽是當時東晉國土,交通四達,沃土良田,人傑地靈,且無兵燹殺戮,是弘法的好場所。習鑿齒聽道安大師講經,印象極佳,並致書謝安向其推薦。在名士的宣揚下,四方學子,競往師之。道安大師初住白馬寺,後創立檀溪寺。晉孝武皇帝亦下詔,對道安大師“俸給一同王公。”安公聲望,遍及中國。

  道安大師在襄陽住錫十五年,提出並實踐了佛教發展的方向,制定僧團軌範、統一釋姓;窮究般若、立本無宗;創編佛教經錄,培育僧才,講經注經。這一時期也是道安大師一生最有成就的時期。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苻堅素聞安名,於379年遣苻丕攻取襄陽。苻堅對僕射權翼說:“朕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翼曰:“誰耶?”堅曰:“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也。”苻堅攻取襄陽,是其攻滅東晉計劃的第一步。當時苻堅已統一北方,遠較東晉強大,有“投鞭斷流”之概(馬鞭投入長江,使水斷流),“得道安大師”是一舉兩得,不能誇大。

  道安大師“住長安五重寺,僧眾數千,大弘法化。”“安外涉群書,善為文章。長安中,衣冠子弟為詩賦者,皆依附自譽。……堅勒學士內外有疑,皆師於安。故京兆為之語曰:學不師安,義不中難。”

  道安大師在長安住了約7年,其最大成就是組織譯經道場,相繼翻譯出阿含經類、毗曇類、毗奈耶(律)類及般若類等四大類經典,還反思佛經翻譯理論並制定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譯經原則。

  385年二月八日,道安大師圓寂,世壽72歲。葬於城內五級寺中。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繪畫:范曾)

  道安大師畢生致力於中國佛教事業,注重佛教教育的推廣、普及和發展,對中國佛教僧團的建立和中國佛教理論體系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啻為佛教中國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物有廣贍 人固多宰 淵淵釋安 專能兼倍
飛聲千隴 馳名淮海 形雖草化 猶若常在

道安大師:佛教中國化第一人

关联阅读

文字大小

运水搬柴

清言雅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寺院微信公众号

客堂微信

扫描添加寺院微信

衡水佛教公众号